我院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濤教授與我校2016級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研究生李斯好、天津理工大學講師馬智輝合作的論文《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Growth Path and Capability Promotion of Chinese Automobile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on the Acquisition of Volvo by GEELY》被2018年《中國工商管理研究前沿》國際會議The5th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Annual Conference接收,并于2018年6月10日—12日受邀到會發表學術演講。
此次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與《中國工商管理研究前沿》(英文版)聯合主辦,研讨會主題為“轉型時期的管理研究與實踐”,旨在邀請所有工商管理領域的原創研究論文和案例研究,主要領域包括但不限于會計學、金融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商務、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經濟學、市場營銷、運營管理、組織行為學和戰略管理等。研讨會主席為中國人民大學毛基業教授、汪叔夜教授,邀請嘉賓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金融學教授、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主編Jun-Koo Kang,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全球戰略教授、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名譽與顧問主編Mike Peng,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學教授、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主編Jason Shaw等。
張曉濤教授與合作者的論文《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Growth Path and Capability Promotion of Chinese Automobile Enterprises A Case Study on the Acquisition of Volvo by GEELY》以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汽車案例為研究對象,探究了中國汽車企業國際化動機、路徑與成長機制,分析中國汽車企業通過國際化獲得持續内生動力的演變路徑。已有的關于中國企業跨國并購案例研究,對中國企業區别于發達國家企業國際化異質性問題關注有限,對具有新聞效應的“新”案例研究較多,對已經完成交易案例的持續跟蹤研究較少,尤其對并購整合問題深入研究較為少見,而并購整合是企業國際化理論與實踐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論文嘗試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以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汽車案例為研究對象,采用理論驅動型、案頭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中國汽車企業采用跨國并購方式的國際化路徑與能力進階機制,重點分析 “國際化”轉化為“成長型動态能力”過程,通過構建中國汽車企業“成長型動态能力”國際化模型,以動态視角研究案例企業國際化特殊性與一般規律。脫胎于計劃經濟體制的中國汽車工業通過“以市場換技術”方式開啟了國際化的序幕,現實情況是合資汽車企業一直無法擺脫技術上對外資的依賴。論文探究了企業如何通過跨國并購的外延式融合實現内涵式發展為發展中國家汽車工業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思路。
 |
圖1:張曉濤教授與論文合作者 |
 |
圖2:李斯好碩士發表學術演講 |
該篇論文受到MikePeng教授等專家的好評。此次會議促進了韦德体育官方网站與世界各知名高校的學術交流,擴大了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的影響,為未來的研究與合作拓展了視野與渠道。
 |
圖3:著名國際商務戰略管理專家Mike Peng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
韦德体育官方网站
2018年6月13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