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校慶70周年“财經學人”系列訪談(二)

發布日期:2019年03月27日   浏覽次數:[]

 

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校慶70周年财經學人系列訪談(二)  

受命力擔重任、開拓科研新陣地:财經研究所原副所長陳嘉亮教授訪談紀要

 

 

70周年校慶即将到來之際,為系統地梳理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發展曆程、挖掘學術貢獻、編撰翔實院史,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校慶籌備工作組開展财經學人系列訪談活動。第二訪談小組(劉笑萍、杜純布、雷丹)于20191月底兩次赴财經研究所(現韦德体育官方网站)原第一任副所長陳嘉亮教授家裡進行訪談,90歲高齡的陳老回顧了财經研究所建所之初和在财經研究所工作的那段峥嵘歲月。

 

圖1:陳嘉亮先生近照及個人簡曆

 

一、百廢待興,力擔重任,着力建設我校科研新陣地

 

前期與陳嘉亮先生溝通預約訪談之事,陳老欣然應允,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前往,為我們講述了财經研究所建所初期那段難忘的曆史經曆。陳嘉亮先生介紹到,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在“文革”前沒有财經研究所的建制。19789月複校前業已中斷招生十二個春秋。複校伊始,百廢待興,困難重重,千頭萬緒。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财政金融學院院黨委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期要大力振興高等教育、推動我國科研事業發展、以适應四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一系列指示,作出了創辦财經研究所的曆史決策。中央财政金融學院主政領導高瞻遠矚、謀定方向,開始着力中央财政金融學院的科研事業發展工作,謀劃組織專業科研隊伍,積極承擔全國及地區科研規劃任務,參與學術交流與百家争鳴,取得對本學科研究熱點的發言權,在既作出貢獻,又增長才幹的同時,以此調動師生科研積極性,帶動活躍校内學術氛圍,推動教材建設與學科體系的革新,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研究生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因此,“辦好中财院,科研要上馬,創建有本院專業特色的研究所,加強全院科研組織工作”,成為1978年複校初期以戎子和任黨委書記和院長的院領導集體的共識。在此共識下,院黨委和領導班子決定創辦财經研究所,首任所長由第一副院長姜明遠兼任。研究所副所長由1978 11月中旬奉調返校的陳嘉亮同志擔任。趙秀山副書記、姜明遠、張煥彩、李光耀三位副院長在陳嘉亮同志報到後,與其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要求把開展财經專業科研同本校專業學科建設相結合、同加強全院科研組織工作相統一。陳嘉亮教授欣然接受任命,力擔千鈞重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财經研究所的創辦籌建工作進入實質起步階段。

 

二、從科研人員建設入手,改善成員年齡層結構,實現财經研究所逐步增員

 

陳嘉亮教授回憶道:财經研究所在創建過程中,首先遇到的現實困難是人員短缺問題。建院初期,由于面臨全國财經院校同樣的困難,财經人才後繼乏人,青黃不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且當時在政策上對人才進京還存在許多限制。1978年底财經研究所實有在冊人員7名:姜明遠(兼),陳嘉亮、崔書香、孫昌湘、張洪初、張淳、羅彤。院黨委要求陳嘉亮同志抓緊研究發展規劃,同人事處緊密配合用好進京指标,陳嘉亮教授随即會同崔書香教授、孫昌湘副教授、張洪初同志三人一起研究從各地選調适當人選,前往在京的和外地的财經類研究所及兄弟院校調研學習,獲取開辦研究所和開展全院科研工作的經驗。為解決當時成員平均年齡偏大的問題,立足長遠,提出了改善成員年齡層結構的方法,即暫停從年紀偏大的人員中選調吸收,為今後重點招收或調入研究生留下餘地。在統籌的布局、細緻的工作和人事處的強力支持下,19791983年,财經研究所實現逐步增員,至1983年末在冊人員為 27 名。後因組織安排,陳嘉亮教授于19834月調離研究所,19834月至19863月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會計系主任。其中19834月起,兼任系黨總支書記一年。1986年陳嘉亮教授回到财經研究所工作至1996年退休。1983年調離時,财經研究所已初步理順了當時條件下所内科研管理體制,為開展業務建設鋪平道路。

 

三、統籌布局、邊幹邊學、努力開拓  

 

陳嘉亮教授回憶道:财經研究所在建所初期的那幾年,全體同志統籌布局、邊幹邊學、努力開拓。在院黨委、院長領導下、在院學術委員會指導下,複校後的中央财政金融學院科研事業快馬加鞭闖新路。科研事業在中央财政金融學院曆史上是從無到有的新事業,先天不足;新建的财經研究所專門化的科研新領域亟待擴展,來新建的财經研究所報到的同志們,多數成員以往缺乏系統從事專職科研的訓練。但所裡的同志們敢于正視弱點,不怕從零開始,埋頭邊幹邊學,摸索前進,努力開拓,使财經研究所的業務建設、思想建設步入正軌,并有長足發展。

 

四、謀劃科研方向、構建組織框架

 

19791983年期間,财經研究所在研究方向上得到了擴展。當時形成的共識是:重點研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财經理論,面向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研究新問題,探索新路子;既要總結我國正反兩方面的曆史經驗,又要借鑒蘇東與西方的經驗。财經研究所對研究人員适當分工,盡可能駕輕就熟,發揮所長。财經研究所的科研方向,既有肩負原學科基礎理論革新與改革中新課題的研究,又有相近交叉學科的開拓性探索研究,還有着力古為今用,或者潛心洋為中用的研究。如淩大珽、張洪初、尹衛生、羅彤、黃敦元等開展國内财政問題研究;商季光、焦玉蘭、陳靈開展國内金融問題研究;崔書香深化投人産出與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開拓性研究;孫昌湘深化西方會計研究;鄭邦賢開展經濟地理研究;陳嘉亮側重緻力于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問題的研究;姜維壯除緻力于國内财政理論與改革問題的研究外,又與孔令書、唐偉、羅永志、朱珍秀一道共同研究蘇東财經問題;張淳、崔培文、黃書風、肖德義則開展西方财經問題的研究。财經研究所按當時研究人員從事的具體研究方向,初步劃分了财金研究(組)室與國外财經研究(組)室。

 

建設财經研究所資料室。财經研究所決定由王廣華、李家媛、牟放三位同志負責籌建中文資料室,朱珍秀同志負責籌建外文資料室。他們在幾乎一無所有的條件下積極開展資料搜集、采購、交換、卡片索引、分類管理、建立借閱業務等工作,為财經研究所資料庫的積累和提供服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同時在開辟外文資料來源、取得外彙經費支持上也做了不少努力。從1979年開始,财經研究所不定期的将本所的一些論文、譯文編輯出版成《财政金融研究資料》,打造科研成果發布平台,及時為校内教師提供科研信息,頻繁同兄弟院校和财經研究機構開展學術交流與内部資料交換,在這些方面,張洪初、羅彤和資料室的同志們在編、審、校、發行各環節上做了許多細緻的工作。

 

五、積極開展校外校内學術交流

 

在了解本學科研究動向的同時,為提升财經研究所的學界知名度,積極參與有關學術團體的活動。财經研究所同中國财政學會、中國會計學會、中國經濟學會、中國價格學會、中國金融學會、中國統計學會、中國數量經濟學會、外國經濟研究會、中國經濟學團體聯合會、北京市經濟學會、财政學會建立聯系,積極參會并提交論文,财經研究所的幾位同志被聘為理事或常務理事,開始出現有論文被收集于學會年會的《論文集》中,産生了一定的學術影響。與此同時,積極開展所内及校内學術交流,陳嘉亮教授與财經研究所所長姜明遠同志一道,積極倡導學術交流,在姜明遠同志的主持下,1980年、1981年、1982年這三年均堅持召開年度的全院學術讨論會,而在全院學術讨論會開始之前要求在财經研究所内先開一次學術讨論會。

 

六、合理分工、凝聚合力,“一套人馬三塊牌子”

 

學習借鑒外校及其他研究所的科研事業發展經驗。财經研究所向院黨委提出中央财政金融學院需要創辦自己的學報的建議,後經院領導同意并向北京市報刊登記審批部門申報,1981年拿到北京期刊登記證915号的正式批文,正式創辦《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是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術委員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編輯者是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編輯部,出版者是中央财政金融學院科研處,主編是姜明遠同志,發行人是陳嘉亮同志。當年學報編輯部事實上與财經研究所、科研處是捆在一起籌建的,是一套人馬三塊牌子1981年《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試刊後,開始在國内公開發行。當時《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的征訂、收費、發行、贈閱等經常性業務,由财經研究所承擔。

 

科研處與财經研究所也是“二塊牌子,一套人馬”,且同時上馬建設。籌建初期,張洪初、羅彤、鄭邦賢同志都參與了許多實際工作,以後陸續調進曲緒華、孫甡作專職幹部,還有高一民、王仲偉也曾一度參與此項工作。

 

七、黨組織生活步入正軌,思想建設初成

 

截止1983年春,财經研究所27位在冊人員中,約三分之一是原老中财撤銷後調離再返校的,約三分之二是從各地區和外單位商調的。27位在冊人員中有12位是中共黨員,約占全所人員的三分之一。陳嘉亮同志任副所長期間,黨支部的民主生活回歸正常,黨支部在财經研究所創辦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監督保障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黨群關系也很正常,形成在财經研究所内部,無論黨内黨外,五湖四海講團結,堅持原則扶正氣,拓荒創業就全心的良好氛圍。

 

訪談後記:回溯曆史之源、在傳承中開拓進取

 

不知不覺中,第二次訪談也已經過了2個小時,訪談小組看出90歲的陳嘉亮先生身體已經疲倦,但精神矍铄,話語不停,我們又如何忍心讓老先生如此勞累,在其女兒的勸說下,老先生結束了訪談。

 

央财學者,大家風範

 

兩次訪談中,談及陳老的學術貢獻時,老先生笑着說,隻是做了些研究,那些對他的評價過譽了。話語間無不透露着老先生儒雅質樸、嚴謹做事、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和老一輩央财學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風貌。但誰人不知,陳老在二十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緻力于宏觀價格管理的研究,首次明确提出比值剪刀差的概念并探讨其定量模型,其關于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問題的研究,若幹新見解在學術界有較大的影響,是韦德体育官方网站著名的物價和統計專家。

 

默默耕耘,成就非凡

 

采訪小組回來後,深感對陳嘉亮先生的學術科研貢獻史實挖掘的不夠,常有一種挖掘曆史的使命和責任感圍繞着我們。通過對研究院現有史料和文件的查閱梳理,我們大緻總結了陳老先生的學術科研足迹,這些形成文字的記錄後來又報送陳老審閱勘誤,以便為研究院留下傳于後世的珍貴史實資料,也符合了我們更加生動全面的記錄老先生的初衷。

 

(一)行政職務。19594月至19719月調入中央财政金融學院,曆任講師、統計教研組組長、會統教研室代主任、會計系副主任、系黨總支書記等職。19719月至197811月,由于“文革”期間,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停辦,陳嘉亮教授與我校其他一些老同志一起調至遼甯财經學院工作,期間任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财政金融系領導小組組長、黨總支書記。197811月至19834月,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财經研究所副所長。1982年起擔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9834月至19863月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會計系主任。其中19834月起,兼任系黨總支書記一年。1986年至1996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财經研究所教授。

 

(二)在學術團體的兼職。1980年至1995年期間,曾任中國價格學會第一、二、三屆理事會理事。1983年中國會計學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1986年至1996年任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經濟學科規劃組成員、副組長。

 

(三)研究領域。社會經濟統計、會計學、價格改革、價格總水平。

 

(四)講授課程。1978年後主要緻力于價格理論與價格改革的研究,并為韦德体育官方网站财政、金融、會計三個專業的七屆研究生授課。

 

(五)代表作。著作類:60年代編著校内教材《基建統計學》,主編《統計學》教材。主編《整治農副産品價格補貼的宏觀思考與對策研究》,參編專著《論中國宏觀經濟價值管理》;參編《經濟大辭典·财政卷》價格辭條,等。論文類:《我國财政分配與工農商品交換比值剪刀差的關系初探》、《關于工農業商品交換剪刀差的探讨》、《關于農副産品價格補貼基本性質的探讨》、《關于整頓和控制農産品超購加價的探讨》、《強化會計管理 促進體制改革》、《強化會計管理與搞活經濟》、《發揮會計管理功能 講求最佳經濟效益》、《試論責任成本指數與原材料價格影響指數》、《價格總水平宏觀控制目标的戰略抉擇》、《價格改革與價格總水平的宏觀控制》、《尊重紙币流通規律 積極治理通貨膨脹——非貨币因素說的讨論中引發的思考》、《再談社會主義成本價值構成》等。

 

回溯院史,寄語未來

 

“華章聞天下,桃李自成蹊,力擔千鈞任,赴身闖開局”。陳嘉亮老先生,194912月參加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東山縣工作隊,于1950512日福建東山縣的解放戰争中經受鍛煉。革命勝利後在政府部門工作時積累了豐富的會計和統計實踐經驗。其後分别在财政部上海财政幹部學校、遼甯财經學院、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在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複校之後為财經研究所(即後來的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的成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20世紀80-90年代陳嘉亮教授撰寫了一系列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專著、教材和論文;培養了一批當時社會發展急需的财務與統計人才;針對當時中國價格改革、價格總水平的宏觀控制等重大問題發表了多篇具有獨到見解的學術論文,是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會計和統計學科的領軍人物,對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改革開放以後會計學科及統計學科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是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的開創者之一,為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的開創和以後20年的發展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采訪的最後,訪談小組代表學院向陳嘉亮教授頒發了校慶籌備工作小組顧問的聘書。陳嘉亮教授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寄語“實事求是、開拓進取”,老先生語重心長的說,“實事求是”是做科學研究的法寶,“開拓進取”是研究所建所就形成的氛圍風貌,送給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的全體同志共勉。希望韦德体育官方网站以後有更大的發展!

 

   

接力奮進,開拓進取

 

采訪結束後拜别陳嘉亮老先生,陳老堅持起身相送,扶欄而立,那分别時揮起的雙手、和藹的笑容、期許的目光,如冬日裡的一抹陽光,披散在我們的身上,我們感到自身的使命感更強了,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正因為有這樣一批老一輩的大學者、開拓者、創造者,其曆史是厚重的,其成就是輝煌的。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的全體師生一定會遵循前人的腳步,接過前人的紅旗,為鑄就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明天的輝煌接力奮進,砥砺前行,“實事求是、開拓進取”。

 

 

 

韦德体育官方网站

第二訪談小組:劉笑萍、杜純布

統籌:雷丹

2019327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