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實踐經驗 潛心學術研究——财經研究所商季光教授
在70周年校慶即将到來之際,為系統地梳理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發展曆程、挖掘學術貢獻、編撰翔實院史,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校慶籌備工作組開展“财經學人”素材搜集工作。第五校慶籌備工作小組(甯靜 李向軍)通過與商季光教授的家人取得聯系,收集到許多關于老先生的寶貴素材,梳理了商季光教授碩果累累的科研成就,回顧了老先生投身于金融改革實踐與金融學術研究的輝煌人生。

圖1:商季光教授
一、建國初期均衡現金投放方案的推動者
商季光,男,1924年6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曆,1942年畢業于哈爾濱商專。1945年參加革命,赴解放區從事财經工作。先後在東北銀行松江省分行(現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分行,人民銀行東北區行、沈陽市分行、遼甯省分行等地擔任貨币、信貸、結算、綜合業務等科長、副主任、政策研究員等職。1948年到1979年來一直從事社會主義金融的實務指導工作。
商季光教授在1953年至1955年在沈陽工作期間,提出工資排列發放和工資基金管理,曾參加相關試點工作,提出以均衡現金投放的方案,此方案經過試點後在全國推廣。1954年,商季光教授具體指導東北地區的貨币流通量調查研究工作,寫有《貨币流通量調查研究計算方法》專輯,推動了東北地區的貨币研究工作。
商季光教授曾經兼任中華研修大學教授、中國金融學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院特約高級研究員、北京市金融學會理事、韦德体育官方网站金融學會副會長、金融導師組組長、中國老教授協會教授和北京教授講學團教授,不斷擴大自己金融思想和觀點的社會影響力。另外,1983年和1988年曾兩次擔任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金融改革的課題研究負責人。此外,商季光教授還為全國金融系統和房地産人員講座20餘次,是全國最早進行房地産金融研究的學者之一。
二、沉浸金融領域研究六十載的鑽研者
20世紀50年代,商季光教授在銀行工作時一直從事貨币、信貸的專業指導和政策研究工作,期間發表了大量指導金融實踐的文章,在金融系統頗有影響。1956年商季光教授繼續深造,開始在東北财經學院夜大學習财政學和貨币學課程,并于1958年畢業于東北财經學院行政貨币專業。
1980年商季光教授調入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專門從事貨币銀行學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商季光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學,曾主講過《社會主義銀行》、《金融體制改革》、《宏觀調控》、《商業銀行》、《東南亞金融危機》、《房地産金融》等課程。
1988年11月商季光教授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财經研究所的研究員,并擔任貨币銀行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後指導研究生、研修生16名。期間他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是中央财政金融學院研究所金融理論研究的學術帶頭人,先後任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财經研究所的國内經濟室主任、副研究員。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商季光教授主編和參編《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綜論》、《房地産金融》、《财政金融重點問題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教程》等7部專著和教材,共約200多萬字。此外這幾十年期間,商季光教授共發表有關貨币、信用、金融改革的論文200餘篇,共約300餘萬字,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圖2:商季光教授撰寫的專著
三、改革時期金融創新觀點的提出者
(一)在《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綜論》一書中,商季光教授認為:
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打破了傳統的金融體制,建立了信貸和發行分開的中央銀行體制;拓寬了信用領域,擴大了金融業務範圍;加強和改善了金融宏觀調控;發展了金融市場;推行了專業銀行企業化管理等。這些改革,為從資金供給制過渡到資金借貸制創造了條件,對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回顧14年來的金融體制改革,道路是艱難的,其中也發生過一些偏差和失誤。由于計劃與市場并存,行政手段仍起主要作用,不可否認與這種經濟體制是相适應的。根據黨的十四大精神,必須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本書從有利于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和完善出發,對以下金融改革問題進行了探讨:①如何進一步強化和完善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職能,建立起較為靈活的金融宏觀調控體系,實行間接調控與直接調控相結合,并逐步增加市場取向,向間接調控手段過渡;②如何進一步發展多樣化金融機構,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建立和完善以中央銀行為領導,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分工協作的社會主義金融體系;③如何轉換專業銀行的經營機制,積極創造條件向商業銀行過渡,培育市場體系,發展和完善各類融資市場、股票市場,建立一個公平、高效、開放的社會主義金融市場等;④如何深化保險改革,進一步拓寬金融領域,介入房地産經濟。
(二)在《中國有無金融風險?——東南亞金融危機及香港金融風波聯想》一文中,商季光教授認為:
中國存在潛在的金融風險,而且有較大的局部性金融風險。首先,中國金融市場機制不成熟,組織體系尚不夠完善,金融法規也不健全。當前金融腐敗現象較多,違規經營者不在少數,從而加大了金融風險度。不論是國有商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都存在一些用巨額資金炒股,或拆借資金和透支用于炒股的違規經營。各地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經營決策失誤,導緻貸款失誤頗多,緻使運營資金遭受不應有的損失,東南亞金融危機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損害,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驟然降落下來,有些國家的政治穩定受到了影響。東南亞金融危機再一次向我們清楚地表明,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是前提。因此在我國的金融改革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金融體制的改革一定要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進行。金融體制的改革與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要配套進行;②要适當控制股票、房地産價格的過度上漲,防止經濟過熱及“泡沫經濟”的出現。前些年出現過房地産熱、股票熱等經濟過熱的現象是對經濟健康發展的巨大威脅;③在進行金融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和化解金融風險,尤其是銀行業的風險;④加強宏觀調控,并不斷提高宏觀調控的水平。
(三)在《充分發揮金融的宏觀調控作用》一文中,商季光教授認為:
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金融宏觀調控機制作用有所加強,初步建立了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的、直接調控與間接調控相結合的宏觀調控體系,作為調控客體的貨币作用範圍越來越大,經濟貨币化進程明顯加快。但我國金融宏觀調控效果并不明顯,而且還存在很多缺陷。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貨币穩定,還必須進一步深化和完善金融的宏觀調控職能。而加強金融的宏觀調控職能,取決于中央銀行宏觀調控職能和手段的轉變,轉換其運行機制,确立符合客觀經濟需要的貨币政策目标,建立完善的貨币政策傳導機制;理順中央銀行與政府有關部門的關系;完善宏觀調控手段和方式,建立直接調控與間接調控相結合,逐步以間接調控為主的宏觀調控體系。發揮金融的宏觀調控的作用需要:①正确處理穩定币值與發展經濟的關系;②控制住總量是關鍵;③加強和改善中央銀行的監管。
四、金融領域學術成果的積累者
全國解放前夕和建國後五、六十年代,商季光教授一直從事貨币、信貸的專業指導和政策研究工作,發表了大量文章,主要論述如何開展銀行業務、加強信貸資金管理、集中資金支持經濟建設、穩定金融市場、加強企業财務管理,挖掘資金潛力,開展經濟核算等等。改革開放後,商季光教授專門從事貨币銀行學的理論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金融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與銀行計劃工作、東南亞金融危機、金融宏觀調控等。
(一)學術成果
1.專著:
(1)《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綜論》,中國物價出版社,1993年。
(2)《财政金融重點問題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
2.期刊論文:
(1)《我國當前出現了信用膨脹嗎?》,發表于《金融研究》,1981年第2期。
(2)《在調整國民經濟中如何對待商業信用和消費信用》,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1年第1期。
(3)《試論銀行的分配職能》,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2年第3期。
(4)《集中資金進行重點建設是促進國民經濟全面高漲的重要原則》,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3年第1期。
(5)《在當前金融宏觀決策中應當解決的幾個問題》,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
(6)《為适應經濟體制改革銀行要搞好同步改革》,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4年第5期。
(7)《經濟體制改革與銀行計劃工作》,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5年第5期。
(8)《淺議我國的金融市場》,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6年第6期。
(9)《大力發揮間接金融的功能》,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7年第6期。
(10)《關于工商銀行沈陽市分行試行“目标經營責任制”的調查報告》,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8年第5期。
(11)《抑制通貨膨脹促進經濟發展》,發表于《銀行與企業》,1989年第1期。
(12)《調整資金政策促進産業結構的調整》,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89年第6期。
(13)《資金流向對産業結構的影響》,發表于《金融科學》,1990年第1期。
(14)《在治理整頓中調整和完善金融改革》,發表于《金融與經濟》,1991年第1期。
(15)《繼續控制總量深化金融改革》,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
(16)《發展和完善證券市場運用金融機制籌集資金》,發表于《金融科學》,1991年第4期。
(17)《拓寬金融領域介入房地産經濟》,發表于《财貿經濟》,1992年第4期。
(18)《培育市場體系積極發展和完善金融市場》,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92年第6期。
(19)《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發展我國金融市場》,發表于《銀行與企業》,1993年第1期。
(20)《專業銀行向商業化過渡的幾個問題》,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93年第12期。
(21)《充分發揮金融的宏觀調控作用》,發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學院學報》,1994年第12期。
(22)《當務之急是堵住不良信貸資産的源頭》,發表于《金融管理與研究》,1995年第4期。
(23)《住房改革與金融參與》,發表于《房地産金融》,1996年第1期。
(24)《我國金融市場面臨的幾大問題》,發表于《經濟問題》,1996年第7期。
(25)《關于加強中央銀行金融宏觀調控的成效和如何進一步完善的意見》,發表于《韦德体育官方网站學報》,1997年第3期。
(26)《中國有無金融風險?——東南亞金融危機及香港金融風波聯想》,發表于《中國财政》,1998年第2期。
(27)《東南亞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改革的啟示》,發表于《韦德体育官方网站學報》,1998年第2期。
(28)《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年》,發表于《韦德体育官方网站學報》,1998年第12期。
(29)《消費信貸刺激需求探析》,發表于《北京市财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30)《儲蓄事業成績斐然,功不可沒》,發表于《韦德体育官方网站學報》,1999年第10期。
(31)《論儲蓄與消費信貸》,發表于《沈陽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二)學術榮譽
1.曾獲《松江日報》、《東北金融》等刊物的優秀作者獎。
2.曾獲北京高校政治經濟學科研成果二等獎。
3.曾獲中國金融學會全國優秀論文獎。
4.曾獲北京市教材二等獎。
5.曾獲全國金融優秀論文三等獎。
6.發表的文章被編入《中國“八五”科研成果選》、《中國改革成果通報(理論卷)》、《中國新時期成果荟萃》、《中國經濟大論戰》、《中國改革全書(财政、金融卷)》等書中。
7.個人事迹已被《世界名人錄(中國卷)》、《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大辭典》、《中國當代經濟科學學者辭典》、《中國當代高科技人材大辭典》、《中國當代著作家大辭典》、《中國高級人才辭典》等十餘部名人辭典記載入冊。
8.發表的文章被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出版的《金融危機後中國政策選擇》以及《中國新世紀理論文獻》、《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文章》、《二十一世紀中國發展論壇》等文獻選為優秀論文編入書中。
9. 1984年和1986年獲得中央财政金融學院論文一等獎。
10. 1995年獲澳大利亞國家獎金。
11. 1996年獲韦德体育官方网站教學科研獎。
五、梳理素材感想:潛心鑽研、知行合一的學者風範
商季光教授早年從事金融實務工作,從事貨币與信貸的實踐指導和政策研究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金融市場實踐經驗。改革開放後,商季光教授從事金融領域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在金融學研究領域頗有建樹。他撰寫了一系列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專著與教材,培養了一批當時社會發展急需的金融人才。同時商教授發表了數篇對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具有獨到見解的學術論文,對中國改革開放後金融市場健康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商季光教授目光敏銳、視角獨特,是全國最早進行房地産金融研究與教學的學者之一。他曾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的學術獎勵,發表文章被多本書籍選編入冊,個人事迹也被十餘本名人辭典記載入冊。商季光教授是韦德体育官方网站金融學學科的引領人,是中國金融學理論研究的先驅性人物,他奮筆疾書、潛心鑽研的學術精神,關注現實、知行合一的學術态度,值得我們年輕一輩教師學習和敬仰!
撰稿人:甯靜 李向軍
2019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