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我校召開了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我院李軍研究員榮獲學校“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号。

近5年來,李軍研究員以實際行動響應習總書記“堅持問題導向,真正解決實際問題,把科技創新潛力充分釋放出來”的号召,以問題為導向,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解決脫貧攻堅中的實際問題。在智力和科技扶貧、資金扶貧、消費扶貧三個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作為我校山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她一直緊緊圍繞山區産品經濟結構、供給側要素擴散、農産品“三碼合一”等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并赴廣西、雲南、山東、安徽、北京等地實地調研,提出“平台運營+認養”的發展模式,通過電商平台引導并推動消費,通過提供咨詢和規劃建議,為産業扶貧提供了智力、科技支撐。

李軍研究員在南甯市調研
她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一些地方還有因客觀因素導緻的貧困。在深入調研後召開的貧困戶座談會上,她與當地組織者一起分析貧困戶緻貧原因,發現部分是因家中有病人而導緻的貧困或返貧,針對不同的家庭成員組織和資産狀況,在充分尊重貧困戶意願的基礎上,她們一起制定脫貧計劃和措施,并與當地組織者一起予以一定的資金支持。5年來共參與扶持13個家庭,緩解了他們的資金困難,使他們順利發展起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在脫貧緻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她在智力扶貧、資金支持的同時,積極引導貧困戶學習新技術,利用互聯網平台銷售當地具有特色的農副産品、手工藝品,身體力行宣傳、購買如雲南的土豆、雪蓮果,廣西的橙子、柚子等水果,宕昌的黃芪、當歸、黨參等,以及其他幹果、木耳等等,并帶動自己的親友購買。僅2020年一年,她帶動的消費扶貧商品購買價值就達到近10萬元,使當地的産品走出大山,提高農戶收入。
我院始終高度重視黨的脫貧攻堅事業,廣大教師在“愛心助貧”、“消費扶貧”等工作上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李軍研究員是我院在脫貧攻堅事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對脫貧攻堅事業的堅定信念和執着追求,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今後,我院将繼續響應黨的鄉村振興号召,充分發揮科研和教育工作者的優勢,為鄉村振興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供稿:雷丹 審核:林光彬 編輯:王萌)